2024年,廣汽集團匯總口徑營業總收入約4016.5億元;海外市場表現亮眼,毛利率達14.72%;全年汽車產銷量191.66萬輛和200.31萬輛,汽車出口12.7萬輛、海外銷量增長67.6%。其中自主品牌規模穩步上升,銷售占比提升至約40%,出口量首次突破10萬輛,同比增速達92.3%,海外市場影響力逐步擴大。
“2025年是三年‘番禺行動’的元年,也是落地顯效的關鍵一年。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廣汽將以‘二次創業’的決心,錨定‘萬億廣汽’戰略藍圖,全力推進三年‘番禺行動’攻堅突破。”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在年報致辭中提及。
為通過穩健回報實現共贏,公司始終堅持長期持續穩定的分紅政策及每年兩次派息,累計已派發現金股息超260億元。報告顯示,2024年全年擬派息總額占公司凈利潤超過62%。
同時,廣汽集團還對2026年前每年現金分配比例進行承諾。報告在“承諾事項”中顯示,廣汽集團已在2024年5月承諾“在公司盈利且現金能滿足持續經營和長期發展前提下,2024—2026年每年現金分配利潤不低于當年可分配利潤的10%,且連續三年內累計現金分配利潤不少于該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潤30%”
200萬輛銷量:“番禺行動”下沖自主、穩合資
2024年,激烈的車圈淘汰賽同步打響,傳統車企轉型在即,虎視眈眈的華為、小米等后來者加碼,各家車企不得不就價格、份額貼身肉搏。
2024年廣汽集團全年汽車銷量超過200萬輛,并實現了汽車銷量從8月起連續5個月保持環比增長。
合資、自主市場競爭結構易位,去年10月份,廣汽集團對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由戰略管控向經營管控轉變,試圖強化對自主品牌的管控,以帶動公司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轉型。總部辦公地址從珠江新城CBD搬遷至廣州市番禺區——廣汽自主品牌發源地、集中地,借此要靠前指揮、統一作戰。
2024年順時、順勢幾番調整下,廣汽集團全年自主品牌銷售占比提升至約40%,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43.08萬輛、銷量占比約55%。具體來看,廣汽傳祺全年銷量約41.5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29.8%,MPV車型銷量約18.4萬輛、位居國內MPV品牌榜首;廣汽埃安全年銷量約37.5萬輛,居純電新能源車企前列,該品牌于2024下半年進入新產品投放期,帶動2024下半年銷量環比上半年增長96.8%。
今年3月,由廣汽集團投資設立的新公司華望汽車正式成立,與華為合作的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也將在不久后公布。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醞釀當中,繼昊鉑品牌后,推動集團在新能源高端市場中率先完成占位。廣汽突圍,又多了一個機會。
合資品牌逐步“回血”,且智電轉型明顯,廣汽豐田全年終端銷量為77萬輛,節能與新能源車銷量達37.27萬輛,銷售占比已突破48%;油電混動車型終端銷量居國內混動市場首位;廣汽本田全年終端銷量達48.1萬輛,新能源工廠已于2024年底投產,電動化進程進一步提速。此外,廣汽日野已完成股權調整,并取得新能源卡車及客車生產準入,發布首款新能源重卡T9,加速向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轉型。
這一年,廣汽集團同步跨入“產品大年”。按照規劃,2025年全集團計劃推出超過20款全新、換代或改款車型。自主品牌方面,將加快一體化運作及產品結構調整,全面布局增程、插混、純電等主流新能源動力形式,全年將上市7款全新車型,推動產銷量達百萬輛規模。
合資品牌方面,廣汽本田將持續深化“蘊新智遠”企業戰略,加快智能化電動化轉型,旗下全新純電動SUV P7即將于4月份正式上市;廣汽豐田開啟“聚變2030”戰略,努力實現三年內年產銷重回百萬臺。廣汽豐田鉑智3X上市不到一個月訂單已突破1.5萬臺,其中高階智駕版本占比超過60%。
緊扣三年“番禺行動”目標,加快改革轉型,報告提及2025年廣汽集團將全力推動經營業績企穩回升,將挑戰全年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5%的目標。
14.72%毛利率:海外市場增長勢頭和盈利良好
報告指出,2024年是廣汽集團國際化戰略的“深耕之年”。除了體制機制改革外,廣汽集團通過加速國際化布局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開辟的第二增長曲線,在2024年呈現增長勢頭及盈利能力良好。
2024年,廣汽集團汽車出口量為12.7萬輛,同比增長67.6%,其中,自主品牌汽車海外市場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規模,同比增長92.3%。目前廣汽集團產品已進入74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建成網點490個。
除規模外,廣汽集團海外市場毛利率高達14.72%,成為利潤貢獻的重要增長點。
馮興亞此前曾表示,廣汽的國際計劃是走出去(整車銷售到海外市場)、走進去(海外建廠)、走上去(品牌向上)。“廣汽在‘走出去’上落后了,目前廣汽處于‘走進去’階段,要加快在海外建廠、進行零部件建設,同時要努力在‘走上去’階段領先,成為全球性品牌。”
目前,廣汽全球化“研產供銷服”體系已初具規模。2024年廣汽集團新增馬來西亞CKD工廠、泰國智能工廠兩個海外KD工廠,其中泰國智能工廠初期產能規劃為5萬輛/年,預計將打造成為集團在東南亞的汽車生產中心;同時完成11家境外子公司注冊,包括廣汽國際歐洲、巴西等子公司,覆蓋物流、部件、能源等板塊;已在全球布局6大售后部件倉,物流、零部件保障體系及能源生態業務已進入泰國、墨西哥等市場。
海外市場作為“萬億廣汽”戰略目標的重要增量板塊之一,堅持“整車出口+本地化運營”兩條腿走路,是其“走出去”所采用的路徑。廣汽集團透露,該公司2025年計劃汽車出口18萬輛,同比增長40%,自主品牌進入87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建成網點690個。
根據“番禺行動”,“國際市場拓展”是四大改革舉措之一,目標是到2027年進入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挑戰出口50萬輛。據介紹,今年廣汽將會繼續堅持體系化出海,拓展全球網絡,構建完善的能源生態,同時將依據全球各地市場特點,有序投放涵蓋燃油、純電、油電混動、插電混動等多種類型產品。另外也會逐步推進高階智駕在全球區域的應用。
沿著國際化的增長曲線,繼續將海外市場做實、做深。
79億元研發加碼:錨定智駕賽道
“上半場”電動化、“下半場”智能化的換擋在2025年初來臨。技術普惠時代到來,高階智駕正在從中高端戰場下沉,以埃安RT為代表的車型,逐步覆蓋至更加主力的15萬級市場中,智駕能力成為汽車行業“決戰”前夜最鋒利的武器之一。
2024年廣汽集團全年研發投入超79億元,新增專利申請超3200件,截至2024年底累計專利申請超21000件。其中,“智能化”成為重要板塊之一。
今年3月18日,廣汽集團推出廣汽智能科技品牌“星靈智行”,宣布計劃通過自研的廣汽GSD智駕系統全力推動智駕平權,目標是在2025年智駕水平穩居中國第一陣營,2027年智駕水平和研發能力進入全球第一陣營。
目前,廣汽在L2智駕方面已擁有近140萬用戶、近40億公里數據積累。在推進智駕平權的同時,廣汽錨定以L3、L4自動駕駛技術實現超越。
“L2級別智駕第一梯隊確實太擁擠,但L3、L4自動駕駛的舞臺上還有點空,廣汽先站上來,也歡迎更多同行盡快加入。”馮興亞對此信心滿滿。
L3方面,廣汽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量產銷售全國首款L3自動駕駛車型,2026年將推出更多L3自動駕駛汽車;L4 方面,2024年廣汽已與滴滴自動駕駛就L4前裝量產車型展開合作,首款L4車型將于今年下線交付。
智駕“先站上來”的同時,AI狂歡下所帶來的新興賽道也擠滿了競爭者。以廣汽為代表,多家車企通過自研、投資等模式競相入局,搶灘AI+賽道。
2024年,廣汽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座艙大模型等在AI前瞻性技術布局已經陸續面世,體現廣汽“AI+智造+立體出行”的生態布局初步成型。廣汽集團表示,公司將持續推動新能源、智能網聯、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及飛行汽車等前沿領域向上突破。
當前,在智能座艙方面,廣汽集團已實現AI技術與智能座艙融合,今年初ADiGO SENSE端云一體大模型通過深度融合DeepSeek-R1,大幅提升認知與推理能力,該智能座艙產品已獲中汽院頒發汽車行業首張A+級AI智能座艙能力認證證書;ADiGO SPACE多模態交互系統HMI 6.0將于今年批量裝車。
在更為前沿的飛行汽車和人形機器人板塊中,廣汽已有階段性成果落地。2024年內推出多旋翼飛行汽車GOVY AirCar、復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據了解,廣汽正積極探索城市立體交通商業模式,規劃到2027年在大灣區2—3座城市推出飛行汽車示范運行,實現“多元站點-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鏈條立體智慧出行服務。
人形機器人領域中,廣汽集團自主研發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也在2024年已經面世,該機器人是行業首創可變輪足構型具身智能機器人,已入選摩根士丹利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百強榜單,計劃在2025年實現自研零部件批量生產和示范應用,并于2026年實現整機小批量生產。
“番禺行動”元年開啟,廣汽迎來新一輪的二次革命,二次創業。提振自主、穩固合資,加碼國內、布局海外,錨定智駕、鎖定AI+,龐大的野心與破釜沉舟的底氣之下,馮興亞要在“未來三年為大家呈現一個全新的廣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