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產品層出不窮,各家車企紛紛以差異化賣點爭奪消費者青睞。從智能座艙到超長續航,從零百加速到高階智駕,多樣化的產品特性正滿足著用戶的不同需求。然而,在這場技術競賽中,"速度"逐漸成為最吸睛的標簽——"xx萬元以內最快"的營銷話術屢見不鮮。
但汽車的本質,始終是交通工具。極致的加速性能固然令人興奮,但若脫離安全基礎,則如同無根之木。真正優秀的新能源汽車,應當在安全與性能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讓"快"建立在"穩"的基礎之上。
這一理念在品牌之夜上得到了充分詮釋。余承東提出的"穩得住的快"產品哲學引發行業關注,而智界新S7正是這一理念的實踐者。那么,這款車型究竟如何兼顧速度與安全?今天咱們一探究竟。
高階智駕輔助賦能,主動規避安全隱患
我們常說,跑得快不如跑得穩,與其在速度里搶安全,不如在安全里加速度。隨著新能源汽車性能的升級,碰撞風險對駕駛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降低碰撞風險,智界新S7給出的答案是華為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智界新S7搭載了華為ADS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全國能上路的地方就能使用,配合探測范圍更廣的華為192線激光雷達以及全向防碰撞系統CAS 3.0,智界新S7可以主動降低潛在的碰撞風險。
用數據說話,那就是智界新S7的AEB功能,前向觸發范圍是4-150km/h,異形障礙物自動緊急制動生效范圍是30-130km/h,后向主動剎停的速度范圍1-12km/h,在駕駛員反應不過來的時候,智界新S7可以用算力保障安全。截止當前,鴻蒙智行聯盟品牌車型已經累計避免了可能發生的170萬次碰撞。
在汽車媒體的雨夜故障車、鬼探頭等極端碰撞測試中,智界新S7也是印證了自己的可靠性。比如智界新S7在兩輪車鬼探頭場景50km/h時速下取得了零碰撞的測試成績,而部分同級別車型在30km/h就失控,所以在同期33款新能源汽車的主動安全測試中,智界新S7拿到了97.43的高分,斷層領先同級別其他車型。
真材實料打造,鋼筋鐵骨守護安全
開過車的朋友都知道,我們不去碰別人,別人不一定不會碰我們,做好被動安全,是提高碰撞后乘員安全性的重要一環。智界新S7車身主要由車身高強鋼+潛艇級熱成形鋼+鋁合金組成,占比甚至達到了85.4%,這其中潛艇級熱成形鋼的比例就達到了18.5%,有了這樣的鋼筋鐵骨,也難怪能在C-NCAP五星碰撞安全標準和中保研C–IASI 碰撞中拿到好成績。
當然,新能源汽車除了結構安全,更要關注電池安全,智界新S7采用的是華為“巨鯨”800V電池包,有著13層硬核防護設計和氣凝膠隔熱層雙重保護,有效地提升了電池包對熱失控的蔓延阻斷能力。即便是發生意外碰撞,電池安全系統也能及時切斷電源,實現電池系統使用的本質安全。
性能實力兜底,能跑起來更能剎得住
快起來不難,但慢下來卻并不容易,對速度的有效控制,是很多老司機的安全小妙招。智界新S7性能不錯,150kW前驅電機加215kW永磁同步后驅電機,智界新S7 Ultra四驅版總功率更是達到365kW,3.3秒即可完成零百加速。但如何慢下來,智界新S7采用了IPB集成式制動系統,智界新S7 Ultra運動版更是裝配了Brembo卡鉗和FNC打孔剎車盤,從百到零剎停只要33.5米,跑得快更能剎得住。
與此同時,華為途靈平臺讓智界新S7在行駛中有著更好的車身姿態。華為途靈平臺的本質是通過智能化算法對懸架阻尼、電機扭矩分配等進行毫秒級調節,從而使得車輛在公路行駛時車身姿態“更穩”。具化到實用場景就是緊急避讓時,更穩的車身姿態會提高避讓的成功率,并降低避讓后的失控率,要知道智界新S7麋鹿測試成績更是達到了83.1km/h。
寫在最后
"穩得住的快",這一理念的提出,不僅是對速度與安全關系的重新思考,更是對汽車本質的回歸。它打破了"性能與安全必然對立"的傳統認知,讓二者從矛盾走向統一,甚至相互成就——快是能力,穩是底線;快帶來激情,穩守護責任。智界新S7的實踐證明,真正的技術突破不在于單一參數的極致堆砌,而在于系統性的平衡智慧。
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廠商們熱衷于比拼零百加速、堆砌智能配置、追逐炫酷設計,卻往往忽略了交通工具最根本的屬性。智界新S7堅持穩得住的快,在快之上是穩穩的安全,不僅重新定義了性能標準,更展現出一個成熟品牌應有的技術定力與用戶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