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買車,那絕對是“早買早享受,晚買大折扣”。近期有網友分享:從去年12月計劃買寶馬i3,猶豫了很久,到前幾天終于入手,等了5個月的時間最終成交裸車價為15.7萬元,再綜合報廢補貼2萬元+廠家置換補貼3000元+地方補貼2000元,最后裸車價為13.2萬元,保險13484元等雜七雜八的費用,貸款5年可提前2年還。算下來是15萬內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車主能夠拿下這個價格是在多重buff疊滿的條件下,還是比較極限的,但大家可以往這個角度努力去談。我們在深圳4S店了解到,目前i3優惠后價格為17萬元起,但需要做貸款并配合國補等各種政策。
現在買i3的理由是啥?
其實關于寶馬電車,甚至說BBA電車、傳統外企品牌電車,一直都是頗有爭議的熱門話題,不少人認為它們當下對比國產新勢力電車并沒有啥優勢。不過,錢在你自己身上,你只需根據自己的用車需求去選擇就行。拿寶馬i3來說,現在月終端銷量基本維持在2000-4000臺區間,賣得好的時候也有過近7千臺。
對比同級別中國產高端電車,蔚來ET5、極氪007、小鵬P7等車型,它的表現并不弱。這些消費者還選擇i3,大部分原因是更注重品牌與駕駛體驗,對智能化需求不高。
i3作為與燃油車3系“同宗同源”的車型,其操控保留了3系的質感,它配備的是一臺后置驅動電機,有286Ps/340Ps兩個動力版本,標配空氣懸掛,底盤也延續了3系的前雙球節麥弗遜、后多連桿的設計,而且擺臂使用了大量的鋁合金材質。
因為向來在調校方面很有天賦,i3在實際體驗中,那種強動能回收過渡得非常自然,就像油車一樣,不會讓后排乘客有一種跳躍地躥出去又往回收的眩暈感。這樣的行駛質感對駕乘人員太友好了,如果你經常打網約車,你就能明白那種不適感有多討厭。
另外一個原因自然就是品牌效應,一方面寶馬在國內仍然吃香,BBA的含金量還在;另一方面寶馬這塊大招牌,至少保證售后無憂。大家或多或少也看到了,過去五年里暴雷退市的新勢力品牌就有超20家。
況且,對于害怕后期養車成本高的用戶而言,i3普普通通用差不多每年電費千來塊,保養300元左右,幾年下來比油車省下不少。
哪個版本值得買?
當然了,想買i3你必須給自己一個心理建設,那就是它的智能化不足,續航一般。它配備70.17kWh和78.92kWh兩種規格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CLTC下純電續航分別為526km、592km。確實不出色,現在連比亞迪海豚這樣的小車頂配都有520km續航了。不過,你日常上下班代步,i3能做到10天左右一充電。
再看空間,它的車長為4872mm,軸距為2966mm。以176cm中等個子的男性作為體驗者,它的后排頭部有接近一拳的余量,腿部為3拳。不過中間地臺有凸起,所以后排滿座3人的話舒適度欠佳。
雖說現在入門版價格很低,但無論是286Ps的電機還是526km的續航,都沒達到主流水準。況且配置上也比較齋。只適合更注重車標,單純用來通通勤代步的買家,一般推薦。
我個人更推薦eDrive 40 L曜夜套裝,指導價為38.39萬元,但終端優惠后為20萬出頭。版本動力升級至340Ps的電機,續航來到592km,零百加速5.6秒。此外,輔助安全配置也更豐富,包括L2級全速域自適應巡航、360度全景影像、自動變道、自動泊車等;還附帶了NFC數字鑰匙。
寫在最后
i3對比指導價優惠確實也是優惠了,但僅僅從車本身來看的話,它現在的價格差不多才是回歸到真實的價值。說到底,香終究還是香在“藍天白云”這個車標上。
如果你并不著急買車,又對寶馬有深厚的感情,且未來想考慮純電車,那就等吧!新一代i3長軸版或將在2026年投產。800V高壓平臺,續航最高達900公里,可實現補能10分鐘續航300公里(測試工況未公布)。
新一代諜照
大家可以結合此前曝光的諜照,以及上海車展發布的寶馬新世代駕趣概念車預測下,新車未來的造型。
座艙氛圍可參考寶馬全景iDrive座艙,包含視平線全景顯示、3D抬頭顯示、超感智控方向盤等元素。此外,新一代i3將接入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融入BMW智能個人助理。
幾乎是把現款i3的痛點都補齊了,大家是否期待呢?留言探討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