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萌芽至今,不少城市和地區紛紛推出相關激勵政策,以推動自身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一城”。現如今,在具身智能產業愈發洶涌的當下,仍有不少城市和地區重金押注該產業,以期成為“具身智能產業第一城”。
近期,蓋世汽車注意到,5月以來具身智能產業相關動態頻繁。在眾多合作和融資發布的背后,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城市的掠影——深圳。
多方合作:5月單日達成三起
5月12日,與優必選科技在深圳正式簽署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領域,在產品技術研發、場景應用及產業體系等開展創新合作。
協議約定,雙方將通過發揮華為昇騰、鯤鵬、華為云及大模型等能力與華為在研發、生產供應等經驗,結合優必選全棧式人形機器人技術,推動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創新向工業、家庭等場景的效率提升和落地復制。華為將依托全棧 AI 基礎設施能力,支持優必選建設具身智能創新中心,并基于場景打造“人形機器人+智慧工廠”聯合示范方案,開發家庭服務人形機器人(包含雙足和輪式人形機器人)等方面展開合作。
無獨有偶,5月12日,“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與騰訊云正式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
據悉,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加強技術生態聯合,加速具身智能技術創新,共同拓展工業制造、商業、教育等多場景應用落地。圍繞智能算力、技術生態及多場景量產應用,雙方將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
具體包括:騰訊云基礎設施加速越疆在具身智能遠控、語音交互等應用落地;聯合打造“云端大模型+邊緣設備+機器人終端”一體化解決方案;共創多元場景應用方案,拓展制造、商業、教育等場景智能化創新升級。
同樣是在5月12日,蓋世汽車獲悉,具身智能公司自變量機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變量機器人”)已于日前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美團戰投領投、美團龍珠跟投。
本輪融資將用于持續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與機器人本體的同步迭代,以及未來多個應用場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綜合三家企業背景發現,他們都與深圳有著緊密的關系。
資料顯示,優必選科技成立于2012年,總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區,是中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研發企業之一。該公司在深圳設有多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致力于開發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產品。

圖源:優必選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全感知智能機械臂解決方案供應商,是擁有 0.5-20 kg負載產品矩陣的機器人企業,已推出CR/CRS、CRA/CRAS、MG400、M1 Pro、Nova、Magician E6等二十余款協作機器人,應用3C、汽車、半導體、化工、醫療、金屬加工、食品飲料、新零售等15+行業。
自變量機器人于2023年12月在深圳成立,其業務主要聚焦于“通用具身大模型”的研發,為機器人提供通用大模型底座。
產業鏈條完整,破2000億元
上述案例絕不是偶然。據悉,深圳集聚了大疆、優必選等超1600家機器人企業,形成覆蓋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到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條。
其中,2024年12月23日,越疆科技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2023年12月29日,同樣是在港交所,“中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成功上市。
在摩根士丹利發布的全球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百強名單中,深圳有7家企業上榜,占中國上榜企業的近四分之一。
《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顯示,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相較于2023年的1787億元,同比增長12.58%。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增速略高于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10.50%的增速。在產業結構方面,深圳非工業機器人超過了工業機器人。
實際上,深圳一直在在沉淀具身智能產業機遇。
根據《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明確相關產業的發展路徑和時間表:到2027年,在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融合技術、多模態感知技術、高精度運動控制技術、靈巧操作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過百億企業10家以上、營收超十億企業20家以上,實現十億級應用場景落地50個以上,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相關企業超過1200家。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矩陣,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創新團隊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產業生態,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相關信息顯示,從深圳機器人產業專利數量來看,2024年專利申請20531件,相較于2023年的15145件同比增長35.56%,專利授權7575件相較于2023年的5564同比增長36.14%,延續了自2015年以來的爆發式增長態勢。從產業專利細分技術方向分析來看,除過核心部件專利數量持續保持首位外,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卷積網絡、程序控制、使用神經網絡、學習方法等強調大腦、小腦能力相關的專利數量顯著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