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從來不背刺用戶。哪怕銷量斷崖式下滑,哪怕友商一波接一波地降價洗地,蔚來也堅決不跟風、不妥協、不動搖。
在2025年這個大幅“腰斬”的新能源市場里,蔚來仍然保持著一副“貴族氣質”——不主動降價、不主動清倉、不主動拉低品牌調性。最新上市的新款ES6和EC6,價格依舊維持在33.8萬元起不動如山,而ES8的銷量已經跌到三位數,蔚來也依舊按兵不動。
站在品牌高度上,這的確是對老車主最大的尊重:你當年花了40萬買ES6,如今三年過去,后繼款依舊這個價,沒有被“割韭菜”的恥辱,沒有體驗“買早就是虧”的羞辱感。但問題也來了,那些2018年就首批入手蔚來的高凈值人群,如今正進入換車周期,他們真的還會繼續選擇蔚來嗎?
看看二手市場的反饋再說話。一輛2024款ES6,哪怕只跑了兩萬公里,價格直接砍到22萬出頭。更不用說2021款、2020款ES6和EC6,價格已經來到9萬區間,比起指導價幾乎是對半劈。
這種“外面貶值如泥,里面售價如金”的局面,對一個高端品牌來說,實則是最致命的。因為蔚來最早占據的是豪華純電的C位,那時候買它的,不是貪便宜的第一臺車用戶,而是腰包鼓鼓、注重調性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可現在,他們發現自己當年幾十萬買的豪車,在市場上連臺思域都不如保值,品牌的高端感,是不是也隨之一夜蒸發?
所以,蔚來急了。急得不露聲色。2024年底就率先預熱,2025年正式亮相的ET9——蔚來真正意義上的“頂流旗艦”車型,以近80萬元的價格開局,看似逆勢而上,實則精準收割。你要問它賣給誰?
銷量數據顯示:4月ET9銷量超越ES8,甚至逼近ES6,很可能撐起銷量的,正是那些不愿跳出蔚來生態的老用戶。他們不愿意接受價格掉頭,不愿意從一臺40萬的ES6換成一臺比亞迪漢或者小鵬X9,于是就咬牙“再往上走一步”,一步到位,選個ET9,告訴自己:品牌忠誠不是白來的。
這一步棋,其實暴露了蔚來對未來產品節奏的真正判斷:不是繼續在30萬~40萬的價格區間死磕,而是要清晰地完成品牌斷層。一邊用“樂道”下沉,沖擊25萬元以下的主流市場;一邊讓蔚來品牌向上定錨,把底線直接抬到50萬以上。中間這個擠牙膏般的價格帶,繼續投入產出比太低,不如干脆“戰略放棄”。
你說這是不是“挑肥揀瘦”?沒錯,但在造車成本下不來的背景下,這是最不爛的選擇。要知道,ES6和EC6的高售價并不是蔚來虛高定價,而是它本就壓不下來的生產成本。換句話說,蔚來其實“不是不想降價”,而是“根本降不起價”。
ES6即便是蔚來SUV銷量的門面擔當,也沒法打骨折賣,因為蔚來背后那套蔚電換電體系、電池租用、整車冗余配置,注定它的成本天生比友商高。再硬扛下去,只會在盈利和用戶增長之間兩頭受氣。
那么現在的策略就清晰了:高端用戶繼續做服務運營,維穩體系、主打價值感,不求量但求利潤;而樂道這個全新品牌,靠更貼地氣的成本控制和平臺資源下沉,沖擊銷量、做用戶基盤。兩個品牌涇渭分明,目標各異,互不干擾。至于30多萬的產品?先放下,等時代再變化。
只不過,蔚來要做的,不只是切品牌,更要保口碑。當那些第一批用戶換車時,不僅要讓他們覺得“我的蔚來沒貶值”,還要給他們“我值得繼續用”的理由。ET9或許是個答案,但不是唯一答案。服務體系、換電體驗、整車質感……每一個細節,都是再一次讓老用戶“重新下注”的籌碼。
因為說到底,老用戶愿不愿繼續選你,不是你說“我沒背刺你”就行了,而是要讓他們覺得“繼續選你,才是最劃算的投資”。
蔚來要做的,是重新贏得一次信任,而不是光守住一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