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向突變!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全國房價正經歷近三年來最劇烈分化。一線城市二手房掛牌量激增引發"踩踏式降價",部分三四線城市卻逆勢上漲。這場變局背后,究竟暗藏哪些不為人知的信號?
◆ 冰火兩重天的市場現狀 ◆
北京朝陽區某中介門店經理向記者透露:"近兩周降價百萬的房源占比超40%,但帶看量反而下降1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連云港、襄陽等三線城市新房均價環比上漲2.3%,徐州某樓盤甚至出現"凌晨排隊搶房"現象。
◆ 三大核心矛盾浮出水面 ◆
1. 政策工具箱見底:除廣州外,四大一線城市全部取消"認房又認貸",但市場反應冷淡
2. 改善型需求斷層: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20㎡以上戶型去化周期達26個月,創歷史新高
3. 資金"虹吸效應":部分三四線因"以舊換新"政策刺激,吸引周邊縣城購房群體
◆ 開發商上演生死時速 ◆
某TOP20房企營銷總坦言:"現在不是利潤問題,是生死問題。"據克而瑞監測,5月房企促銷力度同比擴大47%,有項目推出"首付5%+三年免息"的激進策略。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調整中,央企背景房企市占率提升至38%,行業洗牌加速。
(專家觀點)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專家指出:"此輪調整本質是購買力重構,未來6-9個月或將出現'L型'筑底。"而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則警告:"部分城市房價可能跌破2016年水平,但核心地段資產仍具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