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5年2月70城房價數據顯示,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降幅繼續收窄,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1%,其中深圳以0.4%的漲幅領跑四大一線城市。這一數據印證了房地產市場正逐步企穩,政策組合拳效果持續顯現。
市場分化加劇,核心城市率先回暖
2月數據呈現明顯分化特征:
• 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延續上漲趨勢,深圳、南京等城市表現突出。深圳新房價格已連續4個月環比上漲,主要得益于中心城區高價項目成交活躍及“買漲不買跌”的市場心理。
• 二三線城市:受春節淡季及前期政策效應減弱影響,新房價格環比持平或微降,但同比降幅持續收窄。例如,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下降4.7%,較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
• 二手房市場:整體承壓,但深圳成為例外,其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3%,成為唯一正增長的一線城市。專家分析,這與深圳前期房價回調后剛需集中釋放、低價房源消耗殆盡有關。
政策托底效應顯現,市場信心逐步修復
自2024年四季度以來,中央及地方密集出臺“穩樓市”政策:
• 需求端:降低首付比例、優化限購限售、下調房貸利率等措施直接降低購房門檻。例如,深圳公積金新政允許異地繳存職工貸款,并對多子女家庭最高上浮50%額度。
• 供給端:通過“白名單”制度保障項目交付,推動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加速庫存去化。數據顯示,2024年11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回正,新房去化率年內首次突破40%。
• 資金面:央行通過降準、再貸款等工具釋放流動性,疊加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為市場提供支撐。
筑底信號明確,結構性機會凸顯
盡管當前市場仍面臨庫存壓力,但多項指標表明行業正逐步走出低谷:
1. 價格企穩: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已連續3個月環比回升,上海同比漲幅轉正至5.6%,顯示核心城市抗跌性增強。
2. 成交回暖:2024年四季度以來,北京、上海等地新房成交顯著回升,深圳2月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480%,創近年來新高。
3. 政策加碼:兩會明確提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后續限購松綁、專項債收購存量房等政策或加速落地。
專家觀點:
•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指出,房地產政策基調已從“房住不炒”轉向“止跌回穩”,一線城市有望率先完成筑底。
• 李宇嘉(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認為,深圳等人口流入城市積累的剛需正加速釋放,疊加政策支持,房價止跌回穩具有可持續性。
• 嚴躍進(易居研究院副院長)建議關注核心城市改善性需求及保障性住房領域的結構性機會。
未來展望:量價齊穩可期
隨著政策工具箱持續發力,市場預期逐步改善。機構預測,2025年房地產銷售與投資降幅將進一步收窄,一線城市及高能級二線城市或迎來量價齊穩的新局面。購房者可重點關注以下方向:
• 政策敏感型區域:如深圳、南京等政策優化力度大、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
• 城市更新領域: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將帶動新房需求;
• 改善型住房:房貸利率下調及“賣一買一”政策支持下,置換需求或加速釋放。
結語:
2月房價數據釋放積極信號,但市場分化仍存。短期看,政策托底與需求回暖將推動核心城市率先企穩;長期看,行業需通過優化存量、嚴控增量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議投資者結合自身需求,把握結構性機會,理性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