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榮威D6的官圖發布,確實能感受到上汽這次在細節處下了不少功夫。結合近期行業動態,給大家做個接地氣的分析:
現在10-15萬級電動家轎都在玩"套娃",D6這個分體式大燈倒是讓我想起蔚來ET5的"瞇瞇眼",但仔細看又有不同。特別是上格柵兩條平行鍍鉻,既保留傳統燃油車的設計語言,又不會顯得像某些新勢力那樣"光禿禿"。要說最聰明的設計,還得是傳統門把手——冬天不凍手,雨天不積水,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
現在車企都在比誰屏幕大,D6的12.8英寸中控屏可能不算最大,但物理按鍵的保留值得點贊。特別是空調控制鍵,雨天開車時不用在屏幕上劃來劃去,安全系數直接+1。副駕腿托這個配置,在同級確實罕見,不過要提醒大家,這個可能頂配才有,買的時候要問清楚。
空間方面,用大白話講,就是后排能輕松蹺二郎腿。實測前排腿部1078mm,比秦PLUS EV多出兩指;后排純平地板這個設計,實測中間乘客腳不用岔開坐。不過要注意,溜背造型可能會犧牲一點后排頭部空間,1米8以上的朋友建議實地試坐。
450km/520km兩個版本,說實話在2024年不算驚艷。但考慮到日常通勤,按每天50km算,一周充一次也夠用。倒是這個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要重點說,簡單來說就是把電池包做成車身結構件,既提升剛性又增加5%空間,蔚來ET5、比亞迪海豹都在用類似技術。
參考兄弟車型榮威D7(12.18-17.08萬),D6定價可能在12-15萬區間。這個價位段現在擠著秦PLUS EV(12.98-17.68萬)、AION S(13.98-17.38萬),D6的優勢在于空間和設計細節。不過要注意,單電機95kW(約129馬力)的動力,可能不如競品的150馬力版本,適合家用代步,不適合追求推背感的朋友。
如果每天通勤≤60km,家里能裝充電樁,510km版本完全夠用。重點關注中配車型,通常性價比最高。建議等4月上市后對比終端優惠,現在新能源車市價格戰激烈,說不定會有驚喜政策。另外提醒關注電池質保政策,目前行業主流是8年15萬公里,低于這個標準的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