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座艙市場呈現"技術突圍、本土崛起"的鮮明特征。座艙域控市場滲透率加速提升,德賽西威以18.8%份額領跑,與博世形成雙雄格局。座艙域控芯片領域,高通以75.2%市占率構建生態壁壘,而華為、芯擎等國產廠商已突破關鍵技術,形成了國產替代集群。在HUD等增量市場,華陽多媒體領銜的本土陣營包攬超七成份額,AR-HUD領域更呈現國產全產業鏈主導態勢。中控與儀表屏市場則由德賽西威、比亞迪等構建起本土化供應體系,語音交互賽道科大訊飛攜41.2%市占率實現領先。整體市場既凸顯頭部企業的競爭優勢,又展現國產供應鏈在響應速度、場景適配方面的突圍能力,智能化浪潮正驅動座艙生態從"單一硬件"向"全域交互"加速演進。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1-3月座艙域控供應商裝機量排行榜,德賽西威以344152套的裝機量、18.8%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彰顯其在該領域強大的市場統治力,技術與產品受整車廠高度認可。博世緊隨其后,憑借183602套裝機量占據10.0%份額,老牌供應商的深厚底蘊和技術積累持續發力。和碩/廣達(特斯拉)、車聯天下、億咖通等企業也各有斬獲,在市場中占據一定地位,體現出多元化競爭態勢。
整體來看,座艙域控市場滲透率持續攀升,頭部供應商優勢明顯,同時市場競爭激烈,新進入者和成長型企業也在不斷沖擊現有格局,未來行業競爭將聚焦于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客戶拓展等方面。
在座艙域控芯片供應商裝機量排行中,高通以1394027顆的裝機量和75.2%的市場份額獨占鰲頭,優勢極為明顯。這得益于其長期在芯片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與眾多車企的合作生態,已形成較高的技術與生態適配壁壘。
超威半導體以137334顆裝機量、7.4%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展現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華為、芯擎科技等國產芯片供應商表現亮眼,華為裝機量79341顆,占4.3%市場份額;芯擎科技裝機量78443顆,占4.2%市場份額。它們與其他國產芯片廠商共同發力,體現出國產芯片在座艙域控領域的崛起態勢。國產芯片供應商憑借快速響應能力、本土化服務優勢以及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逐步打破海外企業的壟斷局面,在市場中開始占據一定份額。
瑞薩電子、芯馳科技、聯發科、三星半導體、英偉達、英特爾等供應商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整體來看,座艙域控芯片市場呈現“一超多強”格局,高通主導市場,國產芯片及其他國際廠商共同競爭剩余份額。
HUD已成為智能座艙新的增長亮點。在HUD供應商裝機量排行中,華陽多媒體以173024套的裝機量和23.2%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在該領域占據明顯優勢。其憑借成熟的技術和良好的市場口碑與眾多車企建立合作,產品廣泛應用于不同車型,鞏固了領先地位。
電裝以118787套裝機量、16.0%市場份額位列第二,作為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其在技術研發和質量把控上的優勢,使其在市場中擁有穩定的份額。澤景電子、未來黑科技、怡利電子等企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分別占據一定市場份額,體現出行業內競爭的多元化。
整體而言,HUD市場呈現出頭部企業引領,眾多企業競爭的格局,隨著智能座艙需求增長,各供應商將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客戶拓展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市場進一步發展。
本土供應商在推動AR-HUD上車進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AR-HUD供應商裝機量排行中,華陽多媒體以52653套的裝機量、27.3%的市場份額領跑,在AR-HUD市場占據頭部地位,為眾多車型提供高質量產品。
怡利電子裝機量44709套,占23.2%市場份額,緊隨其后。水晶光電裝機量38157套,市場份額19.8%,也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這幾家國產供應商在技術研發、產品優化等方面持續投入,不斷提升AR-HUD的顯示效果、穩定性和適配性,加速了AR-HUD在汽車市場的普及。華為裝機量22949套,占11.9%市場份額,憑借自身在智能技術領域的優勢,為AR-HUD產品注入新元素。弗迪精工、經緯恒潤、疆程技術等企業也各自占據一定份額,共同推動市場發展。
整體來看,AR-HUD市場呈現出國產供應商主導的局面,未來隨著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AR-HUD有望在更多車型上得到應用,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在中控屏集成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行中,德賽西威以1068350套的裝機量、22.8%的市場份額位居首位,其憑借前瞻的技術研發能力與完善的產品體系,在市場上獲得高度認可。
比亞迪裝機量達679692套,占14.5%市場份額,作為兼具整車制造與零部件供應能力的企業,比亞迪在中控屏集成方面實現了產業鏈的協同發展,產品深度適配自家車型,同時也向外拓展業務。航盛、華陽通用、北斗智聯、海微科技、京東方等本土供應商也均有不錯表現,分別占據一定市場份額,體現出本土供應商群體的蓬勃發展態勢。
這一本土供應商主導市場的競爭格局,得益于本土供應商對國內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快速的響應能力以及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未來,隨著智能座艙技術的持續升級,中控屏集成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本土供應商有望憑借自身優勢繼續擴大市場份額,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在液晶儀表屏集成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名中,德賽西威以681340套的裝機量、15.5%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大陸集團、比亞迪、偉世通裝機量相近,市場份額分別為8.7%、8.7%、8.6%,它們作為行業內的重要參與者,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和豐富的制造經驗。大陸集團憑借國際化的布局和多元化的產品線,在全球市場具有較高影響力;比亞迪依托自身整車制造優勢,實現液晶儀表屏的內循環供應并向外拓展;偉世通則憑借創新技術和先進的設計理念,在市場中穩固自身地位。
電裝、華陽通用、航盛等企業也在市場中占據一定份額,它們通過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優化成本結構,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博世、樂金電子、日精儀器等供應商同樣在液晶儀表屏領域持續發力。
整體來看,液晶儀表屏市場競爭白熱化,頭部企業優勢相對明顯,但各供應商之間差距并不懸殊,未來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客戶拓展等方面的競爭將持續升級,推動液晶儀表屏技術不斷進步和市場格局動態演變。
語音交互正日益成為汽車座艙的標配功能。在語音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行中,科大訊飛以1714172套的裝機量、41.2%的市場份額獨占鰲頭,在語音交互領域具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廣泛的市場覆蓋。賽輪思和思必馳分別以649710套、616397套的裝機量,以及15.6%、14.8%的市場份額位列二、三位。國產供應商表現突出,除科大訊飛、思必馳外,百度、華為、億咖通等紛紛上榜,展現出在國內語音交互市場的強大競爭力。
整體來看,語音供應商市場呈現出頭部企業主導,眾多企業競爭的格局,未來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語音交互技術將持續升級,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