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啟動“雄獅計劃”之后,佛山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又出“大招”。
3月27日,佛山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跨境電商產業園區、企業,綜合服務商以及高校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政策賦能、產教融合、企業突圍三大主線展開多維度探討交流,剖析行業趨勢,共話發展、共謀合作。
活動中,《大灣區跨境電商行業陽光化倡議書》發布,廣東省跨境電商產教融合基地、跨境電商(美陶灣)集聚區共建及首批入駐企業簽約等一批合作項目落地。跨境電商領域的行業大咖、領軍企業、頭部賣家同臺論道,探討本地化發展趨勢,把握行業發展新機遇,尋覓未來發展新商機。
從頂層設計生態閉環構建,到專業人才創新協同,再到供應鏈與品牌的雙向突圍,這場大會不僅為佛山跨境電商注入新動能,更發揮了佛山的產業資源優勢,聯動跨境平臺及生態合作伙伴,暢通跨境平臺與當地企業合作渠道,助推佛山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是生態,第一要形成產業集聚,第二要陽光化發展,第三是要優質化發展。”佛山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凱說,佛山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要發揮產業稟賦打造跨境電商生態圈,打通平臺、人才、技術、金融、物流通路,促進跨境電商與產業帶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佛山跨境電商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推動佛山外貿發展邁上新臺階。
佛山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破局之道
打造全鏈路跨境電商生態圈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下,跨境電商已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增長極。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約達3.3萬億美元,2025年預計將突破5萬億美元。
但去年以來佛山跨境電商出口額一度下滑,與同期一般貿易兩位數增長形成“一冷一熱”鮮明反差,考驗著外向型經濟應對挑戰的智慧與韌性。
近來,廣東出臺了一系列利好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政策,譬如率先落實“離岸即退稅”等。佛山疊加發布了“雄獅計劃”——外貿服務平臺培育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計劃首批認定30個外貿服務平臺企業、園區和網站,構建“三位一體”外貿服務體系。
當前佛山已形成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產品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佛山厚實的產業優勢,但佛山跨境電商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態。當務之急是強化資源對接、政策賦能全力打造跨境電商服務生態。
“雄獅計劃”應運而生。這一計劃聚焦平臺企業、園區和獨立站三大方向,通過資源對接、財政金融支持、通關便利化、全程跟蹤服務等多項舉措,讓佛山制造在本地實現“研發—生產—銷售”全鏈路閉環,推動傳統制造業與跨境電商深度融合。
“‘雄獅計劃’是佛山打造外貿生態的一個重要舉措,后續我們還會陸續針對企業的具體需求,不斷推動生產性企業與服務性企業合作,共同擴大市場,推動產業整體轉型升級。”李凱說,近年來,佛山圍繞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推動傳統制造與數字貿易深度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來將不斷完善生態、環境和土壤,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助推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跨境電商(美陶灣)集聚區共建及首批入駐企業正式簽約。該集聚區將整合優勢產業資源,打造集展示、交易、物流于一體的綜合平臺,通過產業集聚效應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
跨境電商(美陶灣)集聚區共建及首批入駐企業簽約。
此外,廣東省跨境電商產教融合基地,佛山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與上海交大深圳研究院產學研基地落地佛山,未來將為佛山跨境電商行業輸送大量高素質強能力的專業人才。
佛山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與上海交大深圳研究院共建產學研基地落地佛山。
廣東省智慧陸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佛山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會長李子興介紹,佛山市跨境電商電子商務協會目前已集聚一批本土優質賣家及服務商,初步具備更進一個臺階的功能,新一年將堅持創新驅動,加速海外倉布局,探索AI賦能跨境營銷,讓技術成為佛山跨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堅持生態協同,協會將同政府、平臺、物流和金融企業一起打造一站式的服務平臺,幫助企業降低合規成本化解各類的風險。
大會現場,佛山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牽頭及大灣區主要跨境行業協會參與發布《大灣區跨境電商產業陽光化倡議書》,倡導合規化經營與數據透明化管理。
突圍之策
全球化視野下的本土行動
今年以來,跨境電商行業深刻變革,市場版圖持續擴張,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增長迅猛。但與此同時,物流成本飆升、平臺合規風險加劇、同質化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跨境電商企業如何從紅海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韌性增長?
針對當下跨境電商熱門話題,大會現場開展多場主題演講分享,為參會者呈現了一場關于跨境電商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盛宴。
“佛山最大的優勢就是供應鏈體系。”在廣東亞太電商研究院院長、暨南大學教授陳海權看來,本土化策略是當下跨境電商發展的關鍵,企業需在銷售策略、團隊建設、供應鏈布局等方面深度融入目標市場,圍繞開拓東南亞、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推動合規化發展以適應全球貿易規則變化。
廣東亞太電商研究院院長、暨南大學教授陳海權作主題演講。
大會上,多家企業分享跨境電商經驗。佛山強鴻軒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福賢分享了從傳統代工廠到跨境品牌的轉型之路。2020年,該公司以智能鏡柜切入歐美市場,憑借差異化設計迅速打開銷路,隨后不斷創新優化,開發了智能穿衣收納鏡、書柜、梳妝臺等智能家具產品,從單一品類發展到基本涵蓋年輕群體小家具的豐富品類,并形成了垂直且相對完整的生產供應鏈,幾年間跨境電商業務營收已突破1億美元。
以床墊起家的廣東甜秘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把跨境電商玩出了新高度。該公司總經理黃水木坦言,早在2018年,甜秘密創新就開始布局跨境電商,目前該板塊年營收已接近5億美元。黃水木認為,品牌出海的核心在于效率與成本的平衡,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結合,以及科技創新在供應鏈和產品研發中的應用。“我們堅持長期主義和供應鏈深耕,專注于床墊產品的全球化品牌運營,并通過極致的供應鏈管理和性價比策略在全球市場取得成效。”他說。
大會上,多家企業分享跨境電商經驗。
大會現場還設有服務商企業展覽區域,涵蓋了跨境支付、培訓運營、管理咨詢、物流倉儲等跨境電商多個領域。此外,眾多服務商企業展示了最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支持。
佛山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佛山市商務局將一如既往當好企業開拓市場的“護航者”,常態化舉辦產業帶對接會、出海沙龍等系列活動,持續深化“政府搭臺、協會賦能、企業唱戲”的協同機制,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在佛山市高質量發展,做優做實新業態、做大做強跨境電商。